武林秘籍:武林中的大侠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 2018年03月17日 人浏览过

大凡侠客皆武功超凡,以行侠仗义为己任,所以侠客都是临危不惧,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并勇气过人之人物。“侠客不怕死,怕死事无成”。无勇,就不能被称之为侠客。那么,大侠何以成“侠”?


 

下功夫学艺,并薪火相传


春秋时,墨子门徒多似侠客。陆贾《新语》有“墨子之门多勇土”的说法;《淮南子·泰族训》称:“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说到依附于贵族、官僚为生的剑士,最典型的有两件事情:

  

一是齐之孟尝君、赵之平原君、魏之信陵君、楚之春申君,此乃“战国四君子”,培养门客上千,其中不乏武艺高强、勇力效忠之士;



二是《庄子·说剑篇》中的:“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剑士是凭借个人的技勇充当为人效命的没落的侠客。他们技艺的高低,对其个人名望境遇都至关重要。

 

因此,这些人在提高技艺上舍得下功夫,而且十分重视这种特殊技艺的薪传接续,他们对武艺的总结、提高和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武侠小说大亨金庸在论及“怎样成为武功高手”时强调两点:一是刻苦学习;二是外在机遇。他笔下的武林高手都具备这两条特点。


习武先修德


隋唐盛世,尚任侠之风不减。当时赞扬侠客的诗篇也极多,如李白的《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是何等的功夫;“二杯吐然诺”,“纵死侠骨香”,又是何等的豪迈。李白的诗不仅是他浪漫的理想,也是当时侠客的生活写照。具有侠义精神的侠客们不仅可反抗官府,为民申冤,还清除为非作歹的武林败类,为民除害。

 

《清代述异》叙述了“清初八大侠”的史记:

“康熙雍正间,大江南北以拳勇名者八人,甘凤池其一也……凤池金陵人,短小精悍,须髯如戟,手握锡器,能使溶为汁,及指缝中流出,然在八人中尚居末座。第七人为白泰官,……第一人为僧某,第二人为吕四娘,实晚村孙女也。


僧淫暴无行,荼毒良懦,七人咸恶焉,思除之,以救一方。然自度艺皆不能胜,恐转为所戕,乃相约以六人合围之。斗方酣,白忽从空飞下以刃刺僧首,僧若弗知者,斗如故。白又飞去,六人者复进相搏,如是者三,乃歼僧于地。七人皆散去,各以技雄一方。又誓不作纤毫非礼事,约有犯者,六人共诛以如僧例,以故海内莫不称其义侠。”


这段“惩恶记”,堪称武林界教育习武者的生动教材。告诫习武先修德的重要性,无论是谁只要违纪戒约,所为不轨,作恶多端,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这种惩罚是无情而严厉的,它表明了以武治暴的道理,守信重诺的理念和侠义精神。


趣文推荐

1. ▶古代大侠们行走江湖时的“黑话”你能听懂几句?

2. 我国历朝历代中大侠辈出的地域是哪里?

3. 少林寺向来是“大侠”和“怪咖” 的集中营?......

4. 峨眉派当真如金庸武侠小说中所言,由女子所创、男弟子甚少吗?

5. 古代的大侠们竟然靠这些手段谋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