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都可以开发成武器?

来源: 2018年02月14日 人浏览过

武术的“整体意识”如何体现?

首先,体现在对人体的认识上

一些武术理论一般将人体分为“三节”,即上肢为稍节,躯干为中节,下肢为根节。根节为基础,具有载负身体移动、支撑完成动作、催促劲力发放的作用。中节是全身的枢纽,具有联系两端、顺达劲力、促进全身协调运动的作用。上节是全身的首脑,具有顶领全身、驾驭动作、完成攻防目标的作用。通过各节的协调运动,才能体现出“四肢百骸总为一节”的整体性。


其次,体现在“内外兼修”方面

武术将人体内在的、无形的意、气、劲,与外部的、有形的肢体视为统一的有机整体,要求意、气、劲、形高度的一致性。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手眼身”,又有:“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等,拳家认为:“练有形者(外),为无形(内)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无形则无神,无神则无味,如此内外俱练,以求体用一致。


刘殿琛在《形意拳抉微》中认为:“武术一道,有形者为架式,无形者为气力,架式者所以运用气力也,无形则架式为无用”。这种整体观表现在技击原理上,讲究“内外合一”的同一性;表现在训练原则上,讲究“内外互导”的补充性;表现在锻炼效果上,讲究“内壮外强”的一致性。“内壮外强”指的是获得身心的全部发展,这是“体用结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武术界通常所讲的“六合”、“节节贯穿”,也是内外兼修的体现。


最后,体现在攻防技击方面

“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武术技击的鲜明特点,这就要求习武者,以整体统一的观念作为“体用结合”的准则。如散打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获胜,就必须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独特的技术技能、科学的战术思想、优秀的心理品质、良好的文化修养等,同时要发挥整体效应。现实比赛水平的不稳定,与运动员自身条件和综合指标的整合不够有直接的关系。具有南方特色的咏春拳,就十分重视整体的效应,其整体特色在于近距离和短距离发力、握守中线与子午线、重视接触感觉、马步灵活。这些特征总合起来,便能产生以弱御强、借力打力的效果。我们也可以说,以弱御强、借力打力是咏春拳的特征。


有研究表明:“丹田”在技击中的运用也要讲究整体效果。实战时,丹田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上中下三田合一,立体斜面旋转,使身体产生折叠,以便增加打击的力度。丹田是带动周身旋转的根本载体,其丹田一转,周身上中下三盘无处不转。在旋转中避实击虚,变换击打角度,同时在旋转中积蓄能量,并对打击对方产生一个加速度,效果显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