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街头表演人多拥挤怎么办?梅花拳竟想出此法......

来源: 2018年02月09日 人浏览过

武术在广大民间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即使有些人不会练武,他们也懂得如何欣赏武术,练拳常常被当成一种表演、一种娱乐身心的节目。所以,每当“亮拳”时,总会吸引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围观。由于观者众多,“亮拳”者不得不舞动长枪、长棍、软鞭等器械把观众“吓退”,俗称“开场子”,以便腾出一块足够大的地盘进行“亮拳”表演。


为了应对如潮般的观众,并增强娱乐表演效果,梅花拳派便独出心裁、另辟蹊径,在“亮拳”场地上竖起高桩以模仿露天“戏台”的效果。以戏台为中心向周围环境开放形成观演场所。戏台高度一般在1.4米到1.8米之间,和一个人的视平线一致,这样就能使观众比较容易地欣赏到全景场面。这种戏台的场景布置恰好与梅花桩要求相仿:“在长方形的拳场上……约栽桩百根,最低桩为三尺三寸。

 

在这种大型群众集会场所布桩表演、比试拳术,好处有三个:


  • 第一,从观众角度来讲,可以使更多的人欣赏到拳术表演,而且观看得比较舒适;


  • 第二,从拳场的角度来讲,竖起一排排的木桩,就自然形成了一种空间屏障,以阻止热情高涨的观众随便闯入,从而不再为“开场子”、“守场子”而劳神费心。


  • 第三,从练拳者的角度来讲,在桩上练习,可以通过惊险刺激的动作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与此同时,在这种特殊条件下的锻炼也自然会增强自己的武功,比如身体的平衡能力、步法的稳固、灵变等。


总之,民俗活动使人们摆脱了平时繁重的农业劳动,从而有机会聚到一起从事一些集体娱乐,同时也为武术人集中练拳、交流技艺、展示武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必要的空间,对武术人来说,这种寓教于乐、在娱乐中练功较技的场景,也是他们倾心向往的。所以说,民俗活动既赋予了武术独特的民间存在方式,同时也构筑了大众文化的娱乐空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