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武者,怎样你才算真正“懂劲”了?

来源: 2018年01月16日 人浏览过

懂劲,在传统武术理论中有人喻之为“炼气化神”。作为传统习武三部曲中的一个中间过程,既是招熟的进一步提高,又是通向神明脱化之境的必由之路。在技艺招法上,表现出身心技法高度合一,能随机应变以巧取胜的“精熟”;在劲力上则由原来的明劲、刚劲转化为柔劲、暗劲。传统武术认为,只有到了暗柔之劲的地步,方为懂劲入室。


以入规矩后又出规矩、不脱规矩为特征的“精熟”,为历来拳家高度重视。明末的王征南曾说:“拳不在多,唯在熟练之纯熟”,纯熟即能生变。《阴符枪谱》的作者亦云,技艺“只在要紧处操演精熟,变化无穷而已”。


那么何谓精熟呢?


1、一是对所学招势技法的烂熟于心。


用吴殳《手臂录》的话来讲叫做“封闭手熟,见法辄取”。“见法辄取”,当是传统武术奉若圭臬的不二法则。如山西省洪洞县通臂拳特别强调动作技法见势即发的“烂熟”,该拳种称其为“真拳烂用”;河南省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则名曰“烂(乱)踩花”。


2、二是善于原有招势的变化。


用《手臂录》作者的话说是“全在手熟,不关心思”。“不关心思”,相当于现代运动生理学所揭示的“第一信号系统的兴奋不向第二信号系统传递,或者只是不完全地传递”的动作自动化现象。在技法上,这一阶段表现出由外向内的转化,动作架式由开展转为紧小,如太极拳由大圈化小圈,梅花拳是由大八方转为中八方、小八方,但对动作演练的“神”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是“练气化神”所在。清末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对“神”进行了颇有见地的阐释,“神者,精气发生于外而无艰涩之灵气也”。另一位武术大家孙禄堂在《拳意述真》中对这一阶段的“神”提出了要求:“练之神气要舒展而不可拘,运用圆通而不可滞”。


清代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把“懂劲”作为习武过程的第二阶段,指出:懂劲后方能“越练越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于此可见“懂劲”重要性之一斑。“劲”在传统武术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清康熙时的王南溪指出,“拳勇之本在于劲”,陈长兴的“太极拳十大要论”也同样认为,“夫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


一般意义上,劲与力通,但在传统武术中劲被赋予了新的内容。长期来许多人对此进行了理论阐发,一般往往是与“力”的比较中来进行分析的。在对待两者的关系上,传统武术的区分相当明显。如有人认为:“力完全是个人天赋的能力,劲则是由气与精神以及肢体关节之锻炼,日就月将而获得的一种作用。”饶有趣味的是,清代的《杨氏太极拳拳谱》曾从传统医学角度对劲与力进行了甄别,认为:“劲由于筋,力由于骨”,由于“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而劲与意气相合,它“走于膜、络、筋、脉”。因此,“有力能执百斤,是骨节皮毛之外操也”;反之,“以全体之有劲,似不能持几斤,是精气之内壮也”。


基于这种认识,民国时期有人推绎道:“所谓力者,天然而成,其效用随年龄疾病而增减,……所称劲者则不然。由于多年苦练而成,其效用不因年事疾病而减退。” 正因为劲与力的利弊如此泾渭,所以向恺然的《拳术传薪录》提出“力愈大,劲愈小,去拳术功夫愈远”一说。


事实上,劲与力的关系极为密切,前人往往“劲力”合称。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劲”的基本概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几乎一致认为是经过长期习练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与武术技法相融的人体力量,应该说力是劲的基础,劲是力的使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