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汕英歌与武术之间竟有这样密切的联系?

来源: 2017年08月22日 人浏览过

广东“潮汕英歌”是深受南方民众喜爱的一种民间民俗艺术,它的产主与发展也与武术有着亲密的血缘。


潮汕“英歌”流传于潮汕地区的普宁、潮阳、南山、揭阳、澄海、惠来、陆丰等县,男性“演员”多化装为梁山好汉,着戏装画脸谱,并且每人胸前挂着梁山泊好汉的名字,多则108人,少则十几人,各执短棒击打前进,前导化装成武丑人物时迁,手耍布蛇,前后腾跃联络,中间是化妆成宋江的人物执鼓指挥。这种流传数百年、至今常盛不衰的民俗文化活动,与武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者认为:“《英歌》在潮汕地区的发展和普及绝不是偶然现象。明、清两代,在此地农民起义如波浪起伏,武馆常遭查禁,没收刀枪,农民唯有将长棒截短,结合南拳马步习武,称为练舞,‘舞者武也’,这也是‘英歌舞’对‘舞’字的另一解释。”


潮汕“英歌”最有名的是普宁县的“英歌”队,据普宁县文化馆的谢益充先生在《普宁英歌概述》一文中说:“普宁建县于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历今已426年,这里的人民向来有着勤劳、俭朴的美德和勇敢、倔强、骠悍的性格。因而,劳动之余喜习武(学拳术),以此来消除一天之疲劳,借以健身。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娱乐的需求,人民群众又在习武的基础上创编了‘唱英歌’,作为自我娱乐。”


普宁“英歌”据传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全县24个乡镇中约有三分之二的村庄有英歌队,现在该县拥有150多个队。谢先生经过实地考察后证明,英歌是在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根据旱圹人传述:该村十一代前有个名叫成枝撇的人,因家穷而弱小,忍不住欺压,决意卖田做盘缠外出学武,伺机报仇,此志获父许纳,终于学得一身少林好武艺回来。一次在吃饭时其父问:“你为什么要回来?武艺学得如何也?”成枝撇闭口不言。其父一时火起,便随手拿起一个饭碗朝成枝撇掷过去。这时成枝撇手里正拿着一双竹筷,刚好把饭碗稳稳夹住。其父见儿这一招,暗自欢喜。此后,成枝撇即在乡里五个门头开设五个拳馆,传授武艺,并以拳术为基础创编了“英歌舞”传教于民。今旱圹人传称成枝撇是英歌的创始人。


2.清咸丰年代,铁山许亚梅、天长陇陈粮康率领农民起义被镇压后,农民遭到前所未有的洗劫,十室九空,民不聊生,故借唱英歌为名练习武艺,以备义师再起。


当然更多的学者认为,英歌的来源是二百年前外江戏(汉剧)到潮汕地区演出《水浒传》故事《大名府》之后,本地群众以此为模创编的。由于潮汕英歌与山东柳林秧歌同样以“水浒”人物造型为基础,又都以武艺为基本功夫,因此也有人视其为柳林秧歌南传的流裔。


其实华夏民族所独创的武术文化,在不同的地区即使有地域的差异,但本质上大体是相通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