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徳”、“徳”与“武”,原来暗藏这等玄机

来源: 2017年08月03日 人浏览过

伦理之道是道教的道德观,它是世俗道德善恶观念和宗教信仰善恶观念的综合反映。《道德经》本身就有半部“德经”,据初步统计,全文81章,5000字,其中有15章内容与“德”有关,43处提到“德”字。


关于“德”,老子以超常的智慧做了精辟的阐述,将德与道并论,强调“上德无为”,显示出独具的理性和超凡的智慧。老子主张“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修之以身,其德乃真”“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强调在实现“道”的过程中,“德”是首要的,没有“德”,“道”是难以实现的,修德是成道的基础。武术界同样有“未习武先修德”的信条,无德武难成,无德也只能是乱用武技,败坏武林风气。


在历史上这样的反面教训是深刻的。据说清初有八位武术名家,号称“南北八侠”,八人发誓:“勿作坏人歹事,违者诛杀无论”。八人中了因和尚武技最高,但淫暴无行,屡犯戒规,被百姓深恶痛绝,最终受到了其余七人的惩治。老子在对待“止戈为武”的问题上是从“道法自然”出发,揭示“柔弱胜刚强”的规律。老子的德治认为统治者必须要做到“无为”。一方面要做到“绝杀弃智”,另一方面要杜绝“法令滋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顺应民意,推进社会,实现“德治”。老子思想开启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争鸣,使得各学派在“止戈为武”问题上发表了不同见解,并丰富了武术和兵法理论。


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在德不在强(武力)”的故事:一次,魏武侯与诸大夫浮西河而下,中流顾问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河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秦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商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群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武侯曰:“善”。


据史书记载,吴起相魏时确实很重视修德,不仅重视政德,更重视将德和士德,以及武力。强调武与德是相辅相成关系。从现代意义上讲,武术的主要功能是健身、技击、教育和观赏,与古代制服、致伤、致残、或致死对手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在传武、习武、用武的过程中以“点到为止”、“化干戈为玉帛”、“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尚德不尚力为原则。


武当山戒堂有一副对联:“天地君亲师,大恩难报;仁义礼智信,至德当修”,以示同行共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