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格斗擂台大逆转!“快摔王”那顺格日勒,锐评散打锦标赛
2025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刚刚落幕。男子团体比赛,1/4决赛中山东队两大主力退赛,仅靠三人残阵杀进决赛,这其中有着怎样的隐情?
如今已经转型为教练的“快摔王”那顺格日勒,觉得现代散打选手“不够硬”?
作为散打锦标赛30年发展的亲历者,那顺格日勒在比赛现场接受了散打王记者的专访。让我们跟随那顺教练的视角,一同解锁山东队“三人成团”冲进决赛背后的隐情,以及那顺教练麾下6名队员的幕后故事,共同感受散打锦标赛的赛场魅力。
赛场焦点终预测
山东队“三人决赛”
记者:那顺教练,您全程观看此次比赛,哪些队员或者队伍让您印象深刻?
那顺:这次比赛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男子团体比赛里的山东队。山东团队中两个大级别选手受伤了,就剩56公斤级、65公斤级和70公斤级这三个级别的选手参赛,他们非常顽强,一路打进了决赛。
还有上海队的潘乐杰,65公斤级打法刚猛漂亮,我比较关注。
记者:今天晚上是上海队和山东队的团体决赛,您更看好谁?
那顺:散打锦标赛团体战,采用五局三胜制。山东队有两名选手伤弃,最终只有三人参赛,输一场就全输了。我觉得这两个队之间的比赛,唯一的悬念就是上海队员潘乐杰,他要是打赢对手,那么金牌就是上海的了。山东队两人弃权,一开始的比分就是零比二,我看好潘乐杰能带领上海队夺冠。
然而决赛赛况可以说是峰回路转。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65公斤对决中,那顺教练看好的上海队潘乐杰,对阵山东张育华,却以0:2落败。就在大家以为山东队会继续霸榜胜绩的时刻,在随后的男子团体56公斤级比赛中,上海队许景涛以2:0战胜山东队张井民,打了一个翻身仗。山东队二人因伤弃赛,按照比赛规则,上海队男子团体以3:0的总比分锁定胜局。最终战果如同那顺所料,上海队斩获冠军。
散打风云三十年
当代散打“不够硬”
记者:那顺教练,您以运动员和教练的身份参与武术锦标赛近30年,这期间散打技术和运动员水平发生了哪些变化?
那顺:我们那时打法的硬度比较强,运动员都是敢打敢拼的,具有顽强的体育精神。现在的选手在腿法精度、战术切换上,技术提升得很快。但论打的硬度,感觉和我们那一代比,还是稍逊一些。
记者:那时候的比赛是要除掉护具的。
那顺:2000年散打王争霸赛开始,可以说是中国散打发展的黄金时代。我们那一波,骨子里都透着一股不服输的狠劲,属于打得很强硬的。可以说,当时的散打,打出了中国散打运动的硬核底色。
锁定目标六将出征
争取拿奖牌
记者:那顺教练,这次的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您带了几位队员?他们的表现如何?
那顺:这次比赛我一共带了6名队员,参加各级别的单项比赛,6名队员新老搭配。老队员稳定发挥的话,应该能收获一些成绩 。
记者:这六名队员分别是打什么级别,曾经取得过什么成绩呢?
那顺:小将张忠志代表北京,主打52公斤级单项比赛。他的状态非常好,这次比赛打好了,有望冲击奖牌。
陕西队图博,以前拿过全国团体季军的成绩。这次征战100公斤以上级别的单项比赛,但是他的膝盖有受伤,实战发挥会有变数。
包峰同样挑战100公斤以上级别的单项比赛。这次比赛他准备充分,可惜碰到的对手比较强,是山东的老冠军。这场硬战,就看他能否顽强拼搏,打出个好成绩。
其他新人主要是多打打比赛,涨涨经验。
记者:教练,这次给队员制定了什么目标?
那顺:这次的目标是争取拿一个奖牌,争取更多的队员闯入下半年的冠军赛。
本次锦标赛,那顺教练所率领的队员中,张忠志最终在1/4决赛中,以0:2负于广西队姚登峰,遗憾止步8强。包峰在1/16比赛中对阵青岛朱旭,以0:2告负,结束征程,止步16强。图博在1/8决赛中,以0:2负于四川队吕召运,同样止步16强。
“快摔王”摔法之辨
散打误区
记者:作为“快摔王”,您如何评价当今以摔法见长的运动员?
那顺:现在拿了好成绩,拿了冠军的,基本都是摔法好,力量大,变化快的选手。像潘乐杰,他的抱腿摔暴发力十足,压迫感十足。摔法的优势还是很大,我们那时候讲究“拳法压住,摔法终结”,现在有些选手陷入误区,很多人一上场就直接抱摔,少了拳腿配合,比较单调。
散打长青薪火传
散打人的标杆
初代散打王时代,横扫散打擂台的“那顺摔”,标志着“蒙古王”那顺格日勒成为散打届扛鼎式领军人物。如今已转型教练的“蒙古王”,作为中国武术散打发展的亲历者与推动者,见证了这项运动的起起落落。
从赤膊上阵惊艳擂台的“那顺摔”,到如今弟子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那顺用多年的散打和教练经验,延续了对散打无限的热爱与执着。
时代变迁,散打技术在革新,但那份对擂台的敬畏、对胜利的渴望、对武术精神的一脉相承从未改变。那顺一样的散打标杆人物,给散打注入了无限的热血和力量,期待未来,有更多年轻选手续写属于中国武术的传奇!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散打王官方观点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责任编辑: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