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散打名将丁献文:我在印尼教散打

来源:赵汗青 2020年12月15日 人浏览过
体育无国界。自散打项目诞生以来,一代代散打人接续探索、不断实践,坚持不懈地推动它走向世界。在散打世界化的时间轴上,涌现出康李、侯赛因、穆斯里穆、弗拉杨、曼尔干、埃尔方、扎比特等众多优秀运动员。

在这个过程中,同样离不开一批批活跃在海外的推广人。他们是中国散打的宣传队,是致力于散打国际化的播种机。今天,我们走进一位海外散打推广人。

丁献文,1988年生人,安徽阜阳太和县人,原安徽省队运动员,2019年6月他来到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担任教练员,目前正带队备战2021年的印尼全运会。
 
“兄弟,我听到了你的饿”

丁献文在家中排行最小,上有三个姐姐两个哥哥。通常,小儿子往往能获得父母更多的关爱。但在这个土地贫瘠、生活困难的家庭中,父母实在没办法分出更多的吃食给他,饥饿一直伴随着丁献文的童年。

当时,电视剧《白眉大侠》风靡大江南北,片中的轻功桥段让丁献文如痴如醉。他萌生出“学轻功”的想法,缠着父母送他去武校。“那时刚小学毕业,父母觉着我小,不同意。”虽然不出意外地被拒绝,依仗着平时受宠,他威胁父母:“不让我练武,我就不上学了!”

父母拗不过他,决定同意。为此,父亲专门考察了两所学校,权衡后把他送入了太和韩桥文武学校。“那时候(2001年)武校不放暑假,我7月份就去了,新生班教练是丁奇,教我们套路。”

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天一早起床出操,饭后打扫卫生、整理内务,训练结束教练还会讲评总结,附带做一些思想工作。短短一年,丁献文改掉了暴躁、耍脾气的性格,变得非常体谅父母。“由于家里穷,我每月150块钱生活费,但我回家不好意思向父母要,因为我知道他们拿不出来,有好几次我看到他们卖粮食换钱……”

返校后,他把钱尽可能省着花,“早晨稀饭、馒头,就着家里带的咸菜;中午吃学校的菜和米饭。有时估计钱撑不到回家,我就只买馒头,就自己家的咸菜。”

随着身体发育、饭量增加,每月固定的生活费越来越填不满他的胃,“饿呀,有时实在撑不住了,就与几个同学搭伙,我们各买一个菜拼起来,这样可以多吃一样菜,解解馋。”

应该是营养没跟上的缘故,他的身材比较单薄,“我的两个哥哥都比我高,我体重轻,后来比赛一直打48、52、56公斤,可能与那时候有关系。”
 
教练帮助减免学费

出于广泛选材的原因,学校对学生既教套路,又教散打。丁献文本人也常常去摔跤队请教,因此摔法不错。“我更喜欢散打,散打成绩也好。在校运会上,散打都是第一、第二(的名次),套路就不行。”

他自豪地说:“我那时还经常参加市、县的邀请赛,获得过一些名次,在我们阜阳市48公斤也是小有名气的,嘿嘿。”

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家庭的窘境让他无法坚持学业,终于有一天他因交不起学费提出了退学。“孙涛教练不想放弃我,他去找学校沟通,申请给我减免2000块钱的学费,伙食费自负。就这样,我又可以练武了。”

说起孙教练,丁献文满是感激,“他带我三四年,从普通班到校队,后来毕业了还让我留校当教练,一边教队员,一边自己练代表学校打比赛。”

2006年,丁献文获得安徽省武术馆校散打比赛52公斤级冠军。一旁观摩的安徽省队教练觉着他还不错,于当年11月将其招到合肥集训。“我很珍惜这次机会,训练非常刻苦,也因为当时队里48公斤缺人,各种机缘巧合吧,让我留下了。”  
 
一言难尽的八进四

每名运动员的成功因素中都包含勤奋、刻苦、热爱这些价值观,有时也包括天赋,甚至是一点儿运气。成功往往需要万事俱备,可失败有时一个因素欠缺就够了,这也是竞技运动员默默落泪的痛处。说起在专业队的成绩,丁献文有些不好意思:“我没有什么好成绩。”

2007年春天的一次训练中,他的鼻梁骨折,请假回家养伤。母亲想念孩子,觉着离家远也就算了,还要受这皮肉之苦,说什么也不想让他再练了。但他不甘心:练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在全国赛中拿名次吗,怎么可以就此放弃呢?

于是,才养了一个月,他就听从调令回队备战6月份的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八进四对上河南队郭亮亮,他一拳打到我鼻子上,血流不止,输了……”

后来连续几年八进四比赛成了他的瓶颈,“我每年锦标赛都有机会进前八,参加下半年的冠军赛,但是一到八进四就输,开始遇到肖春,后来遇到朱杨涛。”回忆起2007-2011年往事,丁献文的语气中多少有些无奈。

那几年,郭亮亮、肖春、朱杨涛都是冠军榜上的“老客户”,包括丁献文在内的其他运动员,即便有争冠亚军的实力,倘若过早碰上冠军选手,只能捶胸顿足抱怨时运不济了。
 
“有机会要抓住,去印尼!”

2013年9月,丁献文因腿伤困扰,办理了退役手续。当时,“苏教练推荐我去阜阳市体校,我觉着自己在合肥这么多年了,就想着留合肥。现在想想,那时真的太年轻了。”

丁献文指的苏教练是安徽省散打队总教练苏永伟,他曾是散打王名将,培养出沈李、唐欣、李腾、赵福祥等世界冠军、亚运会冠军。

随后的几年,丁献文去过健身房、做过生意,也给老板当过助理,兜兜转转后还是觉着散打自己最熟悉,“专业是学这个的,师兄弟也都从事这一行。”

2019年6月,他在苏教练的引荐下,应聘到印尼雅加达散打队,带队备战印尼全运会。“他们的全运会也是四年一次,比赛流程、规则和国内一样,当地体育局也非常重视,每年比赛前都会邀请中国教练来指导。但是他们的跨度比较长,2019年就有两次预赛,原定于次年决赛,但现在因为疫情也推迟到了2021年。”

“走出国门就是代表国家形象了,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会特别注意。”他说,“我现在的目标就是把握好机会,带出一支好队伍!”
 
“好好练就有钱花了!”

他来到时离预赛还有一个月,“队员的拳腿还可以,但摔法弱,攻防意识差,‘啪’一拳打进去也没有假动作。我就先用那一个月带他们强化体能和摔法。”

队里有两个懂中文的学员,丁献文负责动作示范,两位队员做翻译,大家一点点地适应节奏。后来,集训效果不错,10个队员全部参赛,有8个拿到了决赛资格,其中第二次预赛6人参赛,获得4个冠军2个亚军。

丁献文介绍,印尼的散打队伍不是常设,也没有国内那么完整的比赛选拔体系,通常是社会组织开馆,队员感兴趣就来练,如果练得好就往省队输送,省队练好了往国家队输送。

应该说大家最初练这个项目是凭兴趣的,但支持兴趣长期燃烧的原料却是物质。“他们很现实,有钱就好好练,不给钱立马就懈怠。”不同于国内强调集体概念、责任意识、长远眼光,他们的个体反应比较明显。“体育局不是每个月都给钱,一旦几个月不给他们就不练了。我只好用金钱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好好练就有钱花了!比赛打好了就有奖金了!”

丁教练补充说:“全运会获得冠军可以拿到3亿印尼盾,约折合人民币14万,在当地买车买房是够的。”
 
去套路队挖人

“除了训练不够系统,队员少造成陪练也少,一个级别一两个人。”丁献文深知选材的重要性,他曾尝试去套路队挖人,“华人孩子的父母连连摆手,怕孩子挨打。”

这是当地比较有代表性的想法,“印尼华人比较多,他们的孩子多去练武术套路,让孩子锻炼身体、防身自卫。练武术散打的多是印尼当地人。”从习武氛围上讲,“他们很崇拜武术,”他用了“崇拜”这个词,“李小龙、成龙、李连杰他们都能叫得上名字。很多人是龙迷,把自己的社交软件头像改为Bruce Lee。”

印尼本土的搏击项目班卡西拉,国外的泰拳、空手道在当地都能找到受众,习武氛围非常浓厚。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散打王官方观点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出河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