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明朝时期中日武术交流

来源:周伟良 2019年09月11日 人浏览过

历史上,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很早就开始了武术方面的交往,如日语中的“剑道”一词,早在《汉书·艺文志》中就有记载。有学者指出,后来日本的双手刀剑之技,是经过朝鲜半岛由中国传去的。然而,原先传到日本的中国刀法,经过日本武技家的长期总结、实践,在继承了“持短入长、倏忽纵横”的中国古代剑法基础上,终于创造出了“左右跳跃,奇诈诡秘”朴实无华的日本刀法,并在明中期的那场“倭患”中,对中国东南沿海产生了很大威胁。


16世纪明嘉靖、隆庆年间的倭患,极大地震动了明王朝。在这场战乱中,入侵的倭寇们凭借“电掣风翻,旋转格杀”的刀法和制作精良、锋利无比的刀械,使当时武备积弛的明朝军队难以应付,以致倭氛一度日甚一日。


面对这一严峻局面,“开锋甚长,其刀飞舞”的日本刀法,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注意,他们开始认真总结日本刀法的种种特点与经验,并融合到中国的传统刀技中,从而发展了中国古代刀术。


明代时期,主要有两类人物学习日本刀法:一类是军事家们出自战阵需要,如戚继光鉴于当时流传的各种刀法甚多,但其精妙者极少的情况,在嘉靖辛酉年(1561年)的抗倭战场上获得了日本原本的“阴流刀法”后,旋即“又从而演之”,最后创编成“辛酉刀法”;另一类则为民间武术家,如安徽人程宗猷,因日本刀法奇诈诡秘、人莫能测,出于对武技的喜爱,故特地至浙江杭州刘云峰处习得日本刀法,之后著成《单刀法选》一书。从戚继光到程宗猷,反映出当时中国武术家学习日本刀法进入了一个力图揉合的创新阶段。


柔道是明代中日武术文化交流的又一个例证。柔道原名“柔术”,另有“体术”“小具足”等之称。据日本文献记载,早在德川幕府之时,柔道已非常兴盛,究其缘起,不少人认为这是由中国明晚期的陈元赟所传。陈元赟是当时流寓日本的著名学者,在日本有不少的著述与传说,日本学者木宫泰彦的《日中文化交流史》中称他“在日本的制陶史和柔道发展史上,都是不可忽视的”。不过在国内,关于陈元赟事迹少有记载,如梁启超就曾说:“元赟不知其何许人。”1994年,衷尔钜先生辑注的《陈元赟集》一书出版,陈元赟其人其事及在中日文化史上的贡献开始逐渐清晰起来。


陈元赟(1587—1671年),原名珦,字义都,号芝山、既白山人、升庵等,浙江余杭人。他早年曾应试科场,然落榜未第,27岁时入少林寺习武一年有余。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秋,他与客商一起来到日本长崎,大约日本宽永二年(1625年)暮春,39岁的陈元赟寓居江户国昌寺,据说在这里,他收了福野正胜、三浦义辰和矶贝次郎三位日本弟子传授拳法,至宽永四年(1627年)秋离开。


陈元赟本人学识渊博,他在留日的半个多世纪内,在中国文化的传播方面多有建树,如文学、书法、绘画、制陶等,而教授武术,则主要是在国昌寺的两年半时间里。现存国昌寺残存的《国昌寺记录》中记曰“大明国僧陈元赟于宽永二年四月上旬来居国昌寺,同年十六日向逗留于此的长州道浪人三浦与治右卫门、矶贝次郎右卫门、福野七郎右卫门之人传授柔术”,从而开启了日本武道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关于这一点,诸如日籍《倭训栞》《本朝世事谈绮》《武艺小传》《续近世畸人传》《先哲丛谈》等,都予以肯定。清光绪年间驻日公使陈家麟编撰的《东槎闻见录》中,亦记陈元赟“兼善拳法,日本之有拳技,闻自元赟始事”。不过,陈元赟所传拳法究竟为何种技艺,不见文献记载。据说日籍《吾园随笔》中记有陈元赟一语曰:“我国有捕人术,吾未学之,然识其大势。”已故台湾学者梁容若的《陈元赟评传》中亦认为:日本的“所谓‘当身’‘后杀’之术,据考实为元赟所传入。其为术以拳肘,或足尖锐击敌人之要害”。然而,关于陈元赟在日传拳之事,仍有诸多理论问题需要解决,而这些问题,只能有待于新资料的发现与研究了。


空手道是日本另一非常著名的武技项目,原名“组合术”或“唐手”,究其源流,亦出自明代中国,其技艺与福建南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甚至许多拳式名称也一样。


关于空手道的起源,较为流行的有以下诸说:一种认为起于明朝初期。当时的朱元璋曾派遣闽人三十六姓赴琉球,这些中国移民在琉球那霸港附近建立了久米村,将中国的先进技术带到了琉球,中国拳法也在此时被传入琉球,再结合了当地的格斗术琉球手,从而发展成今日空手道的原型唐手,这被称为“三十六姓输入说”。另一种提出唐手是在明朝中期后传入的。原因是17世纪初,日本萨摩藩入侵琉球,将琉球变成其附庸国,并对琉球实行禁武政策,当地人为了反抗萨摩的压迫,从中国人处学习了中国拳法,并与当地的打斗术琉球手相结合,形成了唐手,这被称为“庆长输入说”。


据大约成书于清乾隆中期的《大岛笔记》卷三中记,唐手是由一位名叫“公相君”者传入琉球的,并在谈到“组合术”的缘起时写道:“组合术乃《武备志》所记之‘拳’。有公相君从本唐(中国)携徒数人渡海而来。”在日本学界,《大岛笔记》一般被认为是“有关唐手最确切的文献”。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唐手起源于琉球民间一种带有武技性质的舞蹈,后来结合中国传入的武术而发展成琉球手,琉球手又发展成唐手。


以上诸说何者接近事实?目前难以断言,但都表明:唐手的缘起与明代中国武术的传入有着无法割舍的密切关系。而且,“唐手”一名,本身亦已透露出了它的文化源头。


文章转载自《古代武术史话》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锦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