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太极拳“舍近求远”!远近切换中有大奥妙
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有一句话:“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舍己从人”和“舍近求远”既非近义词又非反义词,两者牛头不对马嘴,风马牛不相及。它们怎么会走到一起了呢?这是因为太极拳术的特点使然。
前半句“本是舍己从人”,意思较为明确,本来应该是,主观所为建筑在客观实际之上,针对太极推手的练习,如,以不丢不顶沾连粘随的劲力,迎合、接受对方的劲力,劲与劲咬合紧密不逃不丢。后半句“多误舍近求远”,意思是练者多误入歧途走弯路走冤枉路,忽视现成的、近在眼前的、送上门的,却要另起炉灶,舍近而谋远。
何为近?何为远?王宗岳没有再详细罗列。不是他不想罗列,而是无法罗列,这是一项不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呢?随着练习的深入,领悟、理解不断深化,近、远的内容将无限延拓,没有人能用语言将其穷尽,王宗岳也不例外。王宗岳不详细罗列近和远,讲半句剩半句,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有些粗心,其实是出于更细更全之考虑,“大细若粗”。“舍近求远”,内容丰富,想象空间大,可以无限延拓甚至演义。笔者试着在“舍己从人”这个必要的前提下,罗列一些近和远的内容,并做些演义。
太极拳术是基于己弱人强之形势,采取后发制人,以取后发先至之效果。每交手,“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先着力,是佯动是刺激是调动。随即松开,静以待变,以逸待劳,不主动找机会打人,只主动进逼跟随,当打人的机会在进逼跟随中降临到手上时,才开打。主动进逼跟随等机会,为近;主动找机会寻打,为远。主动找机会寻打有它的负面效应,找是很主观很由己很执着固执的行为,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是违背了“舍己从人”的太极拳术原则。如果体重、力量远胜对手,虽然做法违背太极拳术原则,胜利却没有问题,尽管它不是太极拳术的胜利。如果势均力敌,如果己弱人强,则此做法凶多吉少。主观主动寻打,打之刹那间必用全身之力,必是孤注一掷,必是全力以赴,此刻全身必僵硬。如果此击不能如愿取胜,则僵硬之躯,没有变化余地,必相当被动。要耐得住性子,尤其是年轻人,不要主动找机会打人,要自己时时提醒自己,打消主动寻打的念头。不主动寻打,没有目标,只是进逼跟随,反而处处是目标。
意拳中有一句话:“不管他人中不中,只管自己正不正。”把自己管住了,要力有力,要速度有速度,能够快速,能够顺畅发力,还求什么呢?练习太极拳套路也一样,不要想着这一下打中这里,防住那里,把自己安排好是为正道。在太极推手里面,主动寻打,舍近求远,是被视为有很大风险的赌徒行为。平时推手练习的时候不主观,如浪中鱼,随波逐流静静地藏没于浪中,上波峰下波谷,不逆风浪盲动,借得水流借得波浪,遨游大江大海。在人强己弱的情况下,更是要如水渗流,随人不由己,不求胜人而人不能胜之。
人往前冲,顺势加力,改变原力的运动方向,使前冲者脚的前冲跟不上身体的前冲,造成上下脱节。人往回退,紧随跟进紧逼,使回退者脚的后退跟不上身体后退速度,造成上身后仰,身体局部发硬或整体僵硬。顺势是在现成上稍加改造,顺势为“就近”。逆势为另起炉灶自作多情,逆势为“求远”。
打劲是挨何处何处发,只换劲不换手,这是就近。打招,需要换手变招,一换一变多个折腾就慢就远了。手推你胸部,胸部迎上贴紧贴实,触手指串僵手腕锁死肘或肩,胸力对指力,以大对小。手抓握推揉你的小臂或大臂,同样臂迎上贴紧贴实,触手指串僵手腕锁死肘或肩,臂力对指力,以大对小。身体任何一点接触,都不要逃避,不要转换接触点,浑身是手不见手,就这一点贴紧贴实,不丢不顶沾连粘随。对乱推乱动身体乱挪,手滑闪得很快的情形,盯住一个触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情况,可以用整个身躯就近迎上紧贴,身躯面积大,能够相对容易锁定逼死快速滑闪之手。
化打一体,即化即打,为小圈,小圈为近。化打分离,化后再打为大圈,大圈为远。
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