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月金弓”李杰:儒雅包裹躁动的心

来源:中华武术 2017年03月08日 人浏览过

联系李杰时,他正在印度。好不容易才和他约好时间,他到有wifi的咖啡厅跟我聊。


当年散打王争霸赛骤然结束,李杰说他感觉喧嚣的武林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那种巨大的失落笼罩着所有参与赛事其中的人,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还有无数的拳迷。


回忆当年赛事,李杰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擂台上的比拼和自己的成绩,而是运营赛事的团队。“他们很专业,在当时,从运动员一下火车接站、到接待、住宿、赛前包装,细到理发、服装等形象包装,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即使放在当下,那个团队也是非常超前的。”包括比赛前的采访也都做到极致,所以比赛的全方位效果呈现得自然就好。而同时,运动员也在“散打王”感受到了特别的尊重和重视。


所以,李杰感慨,散打王的经历,收获丰厚,是精神和物质上双重收获。物质上,作为运动员,当时身份是专业运动员,工资不高,有了“散打王”赛事,收入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运动员当时生活很单调,除了训练,和外界接触很少,有了赛事,接触的人多了,开阔了眼界,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精神上获得满足,也会产生更多的追求。


研究生毕业后,李杰留在北体,目前是北京体育大学散打队的教练。从2014年正式入主北体散打队,李杰将全部精力放在这支大学生队伍的培养上。大学队的训练和专业队不一样,每天训练时间只有两个半小时,无法跟专业队每天五六个小时的训练相比,而且面对的都是普通的大学生,李杰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这些大学生在最短的训练时间里达到最好的效果。


经过不断的摸索,在李杰的带领下,北京体育大学散打队逐渐走上正轨,队伍成绩也逐年提升。2016年,李杰带队参加2017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选拔赛,18名运动员中16人进入前两名,获得10个冠军、6个亚军的好成绩。今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在中国台湾举办,中国散打队将派出4人参赛,而四名选手全部出自北京体育大学。


这些年,李杰不断接到各个国家散打队的的教学邀请和学校公派的交流访学任务,他曾先后到过美国、法国、泰国、瑞典、挪威……乃至非洲一些贫穷的国家,在那里,他体验到了不同的风土人情,也认识了更多爱好散打的朋友。他想游历更多的地方,以散打为媒介,与陌生的人熟悉,再告别。在路上,不断累积,不断沉淀。


李杰很看好“散打王”赛事的回归,他说:“中国散打资源丰富,有很多高水平的散打运动员,如果赛事可以保证资源,大力宣传,一定可以成为中国搏击市场的龙头赛事。希望赛事能够保持原来散打王赛事的专业团队进行运营,一定可以占据市场的主流,老百姓也会慢慢把目光转移过来。”


对年轻一代运动员,李杰经常这样鼓励:“重视每一场比赛,只要一上场就要做到最好。抓住机遇,借助赛事平台充分展现自己。”


关闭